【教育观点】疫情正在过去,我们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今年的疫情冲击让学校师生暂时无法准时回到学校,不管是之前习惯线下面授、习惯线上开课、还是能根据需要自行运用线上线下资源的教师,大家一起迎来了2020上半年的大考试 ─ 短时间内全面线上教学。同时,各校也都面临了确保大规模线上教学的考验。如果把教师和学生的返校情况作为维度的两轴,我们可以用一个师生返校模型(智园教育研究院,2020),将疫情前、中、后期分成「师生未返校、师生部分返校、师生皆返校」三阶段(图1)。


image.png


第一阶段:师生未返校

▋ 线上教学、远程学习为主(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在第一阶段,疫情爆发,每个学校全力开展线上教学建设与应用计划。有平台的,面临大规模使用、高并发的系统维护挑战;缺乏平台的,更是得在1-2周内紧急寻找合适的方案,以最快速度为全校师生提供可用的平台系统及支持服务。


这个阶段变相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实施线上教学的潜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SLIBNU)在4/17联合发布的「高校校园关闭期间的弹性教学指南」(Guidance on Flexible Learning during Campus Closures)中,便总结了包括网络直播、线上互动、慕课学习、基于视频的翻转教学、小组学习等可行的教学方法和实际案例。但全面远程的教学,不仅对于教师习惯和能力是大考验,在维持学生的学习体验、准备学校的整体环境和运行管理方面,也是相当严峻的挑战。


许多学校一度很混乱,但我们正一起往下一步迈进。


有的学校则未雨绸缪,以浙江大学为例,该校去年启动校内教学管理平台的升级,为师生建设全新的「学在浙大2.0」,对接学校教务系统,打通课程和师生数据,快速完成扩容、迁移至阿里云,让师生能有效进行「空对空」「地对空」「地对地」等多模式的空中课堂。浙大平稳度过第一阶段,大步迈向第二和第三阶段,有计划性地实现开放互动的新型教学理念。


科技固然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变革,这次疫情也确实加速了线上教学的推进,不过让我们想想,随着疫情的过去,师生逐渐返校,我们还需要维持完全线上型态的教学与学习吗?或是这样说:我们该如何调整教学与管理模式,应对师生在不同返校阶段的需要和场景?


第二阶段:师生部分返校

 线上为主,线下为辅(blend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针对前一阶段出现的「大规模线上学习」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的专刊EDUCAUSE Review也提出了反思。疫情的影响,造成了师生无法正常返校,而师生所处的环境条件,自然地形成了临时性的紧急远程教学(emergency remote teaching)。真正有效的线上学习(online learning),不一定100%都在线上进行,而是需要完整的教学设计与环境建设。以学习为核心,调整教学模式(例如:100%线上模式、50+%线上的混合模式、25-50%线上的混合模式、网络支持的面对面教学模式等),设计互动来源和比例(例如:平台自动化反馈、单一教师、多位教师、组间学生、组内学生等),以及学生参与程度(例如:听讲和阅读、回答问题和解决任务、搜集汇整资源、与同学相互指导等)等维度。广义来说,这正是所谓的混合教学(blend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走过第一阶段,正处于师生部分返校阶段,并且逐渐迈向第三阶段师生皆返校的各个高校职校,有三件事情值得提早思考、及早准备:

 

一、从线上走到线下,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如何复用?

二、从远程回归教室,学生的学习经验要如何保证?

三、从在线迈向混合,学校的环境建设要如何衔接?


第三阶段:师生皆返校

 弹性选择、自由运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online-merger-offline instruction, OMO)


随着疫情的过去,上述三个问题,正是学校和师生共同面对的下一波挑战。我们可以用一个框架来初步理解这三个挑战。智园教育研究院曾于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框架(Online-Merge-Offline framework, OMO),以线上线下同步异步四个角度作为交叉分类的基础,涵盖了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师生情境(师生未返校到师生皆返校),形成四大应用场景:线上同步线上异步线下同步线下异步(图2)。




image.png


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模式和学习经验要如何调整?许多不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科技的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把课件直接上传到学校采用的平台或公开课程平台上,这是最容易的方式(当然,把课件资源数字化也是一个挑战),也是不少人踏入混合、融合教学的第一步。在没有完整设计线上活动时,此方式能发挥的学习效益基本上就看学生自主性了。简单易实现是其优点,然而,对于身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来说,学习体验方面则相对被动、不易被满足。


现实中,在疫情期间分隔百里千里的教师和学生,为了让课程尽可能顺利进行,线上活动和课件学习的重新设计是不得不的举措,许多教师开始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尝试使用科技工具来重现或突破部分的教室面授效果,像是在线上预习观看课件视频、线上分组讨论、线上提交批改作业、线上随堂测或大型测试、线上点学生发言、线上课后辅导答疑等。发现了吗?如果我们把「线上」拿掉,预习、分组、讨论、作业、测试、选人、答疑等设计跟在线下面授无异,差别只在于科技的出现,加快或加重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效率和负担。


让我们想想,教师花时间心力建立课程、准备课程、上课、管理课程的初衷是什么?为了让学生学得更顺、更好,引导学生探索、发挥自己的特质与能力,迈向学习成功,不是吗?线上、线下、混合…其实是形式与媒介上的差异,还不足以撼动教育的本质精神。


教师这些投入的心血努力都不会白费,我们从线下走到了线上,积累了线上教学与学习的经验,当重回熟悉的教室时,教师将拥有更弹性、自由的选择,调整线上线下的课时比例,交错线上线下活动的融合方式,逐步混合教室面授和线上教学,真正以学习为中心,采用合适的教学设计和平台工具。只有真实尝试、经历过了,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而疫情,恰巧给了我们这个半强迫式的机会。


以学校层面来看,从在线迈向混合,环境建设要如何准备、衔接?过去几年许多学校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政策,开展了各种智慧教室的建设;然而,在大兴土木的建设过程中,却时不时会听到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智慧教室,智慧在哪?和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关系?


问题很尖锐,但却也很实在。环境的改造,不就是为了让教学和学习有更好的体验及成果吗?


在师生逐渐返校过程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将比过去普遍,虽然可能不像第二阶段师生大规模使用线上平台的情况,但回到实体教室的教师和学生,若只有几间用各式高端硬件软件技术打造出来的高规格智慧教室来满足部分师生的需求,一来直接造成学校空间资源利用和管理上的不平衡,投入和实质效益不成正比;二来全校教师和学生必须争夺很有限的资源,即便争取到了,又真的能支持多数师生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需求吗?


每个学校专注发展的方向不同,校内教学环境的建设与资源状况也不一样,教师和学生的特质能力更是多元、各有所长,很难一言以蔽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以人才培养改革为核心,这几年持续推动教学与管理业务的变革,积极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线上讲座和平台工具等资源,顺势推进信息科技和各领域教学方法的融合。而像北京语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正在全面开展每间教室的课程录播和平台建设,随着疫情的过去,届时将能提供全校师生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中,拥有更弹性的选择、更踏实的支持。


过去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信息化建设并不会白费,在衔接三阶段的全校教学运行时,有两项过程中自然出现、也是必要存在的元素:软件平台高速网络。像是中南大学,学校基于新一代教学可视化环境的长期规划和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旧有系统,持续升级迭代信息技术,配合相应的推广和师生支持服务,在疫情期间快速推出了基于线上线下融合思路的教学可视化平台。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疫情对教学的冲击,也是将目光放在未来教育环境建设的具体行动。


不管未来学校是想扩大互联网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还是开展大数据决策分析,以高速网络为渠道跑道,以软件平台连结、驱动硬件设备,让所有的教室都成为能支持教师多元教学设计的场所,让学生的学习突破课程时间和教室空间的限制,拥有更贴近数字原住民习惯的学习体验


线上融合线下环境,建设助力实现教学,不就是这次疫情中大家需要、也正采取的行动吗?


从第一阶段的一段混乱,走到逐步平稳的第二阶段,我们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第三阶段挑战。无论是学校、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在快速实现教育改革的路上。对准大趋势方向,踏实前进,以人为本,学习为中心,正视教学的需求,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与建设,实现曾停留在构思发想阶段的教育蓝图。


本文版权归智园教育研究院所有

若需引用内容,请注明出处:智园教育研究院


- END -


    本文作者:智园 责任编辑:马亚蒙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智园教育
    未认证
  • 4篇

    文章总数

    1.72万

    文章总浏览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