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视野之外,不走回头路,拥抱中国SaaS企业的Oracle是什么样?
-
2017-07-24
牛透社
本文来自崔牛会《牛起来》活动——走进甲骨文,现场交流内容整理而成。文章较长,但我保证没什么废话,也足以让读者能看到一个更深层次的甲骨文。(全文均以作者第一视角执笔)
今天的甲骨文
Oracle的决心与方向 甲骨文的强大,在业内几乎无人不知,但其复杂的产品线也就注定了企业版图的庞大。目前,甲骨文在中国有超过25000家企业客户,5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北京、苏州、上海、深圳、南京)。北京还有一个解决方案中心(Oracle Solution Center),也就是我们在活动的一开始所参观的地方(见下图)。


大众视野之外的甲骨文
有人问Oracle一共有多少款应用型的产品?对于这个问题,作为甲骨文全球副总裁的大老K没能给出确切的答案,甲骨文中国企业应用顾问总经理谢鹏也有些犯难。有一种说法是,有500款应用,也有说法是700款应用。这就需要看你细化到了哪一个层级来判定了。 但大的框架上,Oracle现在的云产品还是能分清楚的。Oracle大方向上共有三朵云——ERP/EPM云、CX云和HCM云。另外还有一些“小”的云产品覆盖了产供销、人财物,并延伸到了营销、研发等各个方面。总的来说,甲骨文有着非常丰富的解决方案。 这时候,有人又会问了:“Oracle过去做传统软件的时候,似乎是什么都在做,让很多小企业难以匹敌。Oracle如今转型后,产品不仅有SaaS,还有PaaS和IaaS,是不是同样想要和各类厂商展开全面竞争呢?” 对于这个问题,甲骨文中国企业应用顾问总经理谢鹏明确表示并非如此。
那些尖锐的问题
1、甲骨文有没有明显的短板? 大老K:我们的优势是产品线的完整,这是别的企业难以企及的。问题也恰恰来源于此——正因为我们的全面,让我们整体结构非常复杂,而“复杂”在云服务当中,未必是一件好事。 从某种角度来看,云时代,服务的重要性要高于产品,而复杂就意味着实施落地的时候服务难度更高。所以,我们的优势其实也正是我们的短板所在。 当然,我们早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不断改变,希望不再有人说我们太“高大上”,让自己更接地气一些。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简化产品,帮助客户最终落地。 2、甲骨文收购了诸多企业,我很好奇甲骨文的客户群体是哪些?它们是什么规模的企业?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大老K: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谈一谈甲骨文近几年来走过的路。甲骨文过去肯定是以国字号、中字号的大型企业为主,专注的都是中国银行、中国石油这样的企业。一张大单都是几千万美金,实施下来可能上亿。 在转型云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聚焦的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再仅仅青睐于那些高大上的大型企业,而是更多的关注初创企业、新兴企业。 尤其是近三年,我们的客户属性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我们不再关注企业的Revenue,而是反过来思考哪些客户是需要转型的?哪些客户要走向云、拥抱云?哪些客户需要新的思维、新的管理? 我们现在不再把外企称作大客户,我们现在的大客户可能是滴滴出行,也可能是老板电器,等等诸如此类。 当然,我们也还在摸索...... 3、甲骨文的合作体系是怎样的? 黄少鹏:在Oracle中国,90%的SaaS生意都是由合作伙伴来实施完成的,所以我们高度重视渠道,重视我们的合作体系。我们合作伙伴的类型其实与我们的客户群相关,有什么样的客户群,就有着什么样的合作伙伴类型。 从类型上来看,甲骨文有三类合作伙伴: 第一种是传统的合作伙伴。 第二种是transformation partner。他们是在原来的传统软件时代就很优秀的合作伙伴,在大约两三年前开始支持这种转型,我们将其称为转型的合作伙伴。 第三种是Pure SaaS 合作伙伴。这是新的招募来的合作伙伴,公司的规模也不会太大。 4、目前,甲骨文有没有既定的方案来支持我们? 黄少鹏: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讲一个案例。我们有一款产品是做现场服务的,我们有客户端,我们的合作伙伴也自己开发了客户端。这款产品最重要的是服务端提供的架构和服务非常好,客户最后做选择的时候,由于很多原因的,最终选择了我们的服务端和加上合作伙伴的客户端。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Oracle怎么会支持这样一个方案?而在我们看来,这对客户是有帮助的,客户认为有价值,那就是一个好的方案,Oracle自然也会支持。类似于我们的Market Place的产品,我相信是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和很多企业的产品结合的。 我们会在今年的3月底,跟中国的一家合作伙伴推出在中国的Market Place,这个Market Place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想向我们的客户推荐很多合作伙伴的应用。 客户每半年购买一次产品,那么,它是不需要Oracle的销售去做工作的,只要有一个平台去下单就好了,价格也都是透明的。这可以为很多企业带来大量客户,而同时,如果用户在买Oracle的产品时看到某款产品,认为这是对其很好的补充,就可以一起买,这对Oracle本身也是有好处的。 正因如此,Oracle会帮助企业做到客户端的工作,因为最终的目的是相互促进,开放共赢。 5、微软和甲骨文相比,二者有什么样的竞争差异? 大老K:在Oracle的眼里,唯一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的企业就是微软。像AWS,其核心是IaaS,他们卖得最好的PaaS,用的是我们的数据库,给我们贡献了很多收入,所以我们并不认为AWS会是我们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微软的Azure也是一个IaaS,但不要忘记,B2C的SaaS做得最好的不是Oracle,也不是Salesforce,而是微软。尽管从B2B的角度来看,其产品线还比较薄弱,但其出色的底子让它始终有着不错的竞争力。 我们与微软根本的不同在于:微软的出发点是要做IaaS,因此要增加黏性,就需要有应用,所以希望用户在他们的平台上,用的是他们的IaaS。但Oracle的出发点是以SaaS为基础的,我们希望在SaaS平台上做一些优化、延伸和增值。 6、甲骨文近年来高度重视云业务,上个季度的财报显示,云业务收入超过10亿美金了。和Salesforce在PaaS层的竞争,Oracle有什么样的优势? 大老K:我非常敬佩Salesforce,Salesforce成功的是force.com。 相对来说,force.com是一个相对封闭式的平台。而我们则更希望利用Java的优势、Openstack的优势,我们更加开放。 7、Oracle正大力转型做云服务,那么,在中国推广云模式的时候,所碰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大老K: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客户对云的认知度。人云亦云,但实际上,很多人对于“云”是什么,并不清楚。他们对“云”更多的是B2C的认知,就像苹果电脑一样,点击一下就好了。而显然,B2B绝非如此,这其中涉及到数据、安全等各方面因素。最核心的一点是——需要知道客户需要什么。-
本文作者: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