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 圆桌:缔造商业进化的数智“方舟”

    2020-12-04 牛透社 lv Created with Sketc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牛透社”(ID:Neuters)。



LZXM0130.JPG


数字化是当下各行各业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未来 3~5 年、5~10 年的发展趋势。CEO、CFO、CMO 们基于自己的视角对数字化有不同的认知,而身处信息化能力部门的 CIO 们对于数字化如何理解呢?可能 CIO 要谈的是“数智化”,二者稍有不同。


2020 中国企业互联网 CEO 峰会上,一场 CIO 数字圆桌就聚焦这一问题,互联网行业资深顾问周秋野主持圆桌并与其他四位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CIO 数字圆桌嘉宾:

 

互联网行业资深顾问 周秋野

泉峰集团副总裁 & CIO 王岩

贝斯平 CEO & 联合创始人 李云

滔博科技 CTO 冯亮

佳都科技 CIO 王伟


王岩(泉峰集团副总裁 & CIO):我是来自泉峰集团的王岩。在此之前,我在快消品公司、电子消费品公司工作过,也在大的世界 500 强公司和规模达十个亿的民营企业,以及埃森哲这样的海外公司工作过,所以我有乙方的视角。

 

泉峰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电动工具为主的实业公司,是从传统制造业升级到先进制造业的典型代表。我非常有幸在三年前加入这样一个集团,助力整个集团的国际化和数字化。


LZXM0136.JPG

泉峰集团副总裁 & CIO 王岩


李云(贝斯平 CEO & 联合创始人):贝斯平是一家生在云上的云管理服务平台公司,我们今年有幸上升到 Gartner 云 MSP“领导者象限”。


云、大数据、AI、IoT 是组成数字化转型的最基本技术要点,贝斯平的整个体系围绕数字化转型的大概念,帮助企业把这四个要点从底层的技术层面到应用层,再到数据库层,去做云原生化的服务平台。

 

李云海报.jpeg


冯亮(滔博科技 CTO):大家好,我来自滔博科技。我们公司代理了 11 个大的品牌,在全国有 8000 多家门店,同时,我们公司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十几年的探索。有幸受邀分享我们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规划和想法,跟大家做一个探讨。同时也欢迎大家有空光临我们滔博的门店,去体验门店数字化营销的场景。


LZXM0096.JPG

滔博科技 CTO 冯亮


王伟(佳都科技 CIO):我是来自佳都科技的王伟。我 2002 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 IT 行业,应该说经历了整个中国数字化成长最疯狂的 20 年。佳都科技是做轨道交通、智慧城市、平安城市、人脸识别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去年全国 39 个城市开通了地铁,我们公司参与了其中 26 个城市的地铁项目,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广州、广东区域。

 LZXM0104.JPG

佳都科技 CIO 王伟


周秋野(互联网行业资深顾问):我从业互联网 20 年,做了三件事:技术、产品和管理,与各位相比我是中小学生。今天我们就行业中大家关注的问题,四位大咖从 CIO 和技术的角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LZXM0080.JPG

互联网行业资深顾问 周秋野


01 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本质

 

王伟(佳都科技 CIO):说到数字化,我相信在座的四位都应该有很深的感触。不论是以前的信息化,还是现在的数字化,现在很多企业还认为这是 IT 的一项工作,实际上数字化已经远远超出了 IT 的范畴。我们是在一线,在整个数字化项目中扮演着发起和协调的角色。


王伟海报.jpeg


我们公司这两年一直在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今年疫情的发生,以前的远程会议、打卡考勤、人脸识别等等都对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利用公司的 AI 技术做了改进。除此以外,近两年我们还做了云化工作。


它是这两年公司最重要的一块。我们公司有几百台服务器,有 20 年前上的系统,也有刚刚上的系统;有传统的小型机,也有新一代服务器。我们不能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于是定了一个目标:希望利用两年(去年开始)时间,将公司的基础设施设备全部云化。

 

有了私有化的云以后,会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传统系统如何搬上云?非常巧合,我们接触了贝斯平,他们帮我们构建解决方案。目前非常顺利,我们有信心用两年时间将公司过去 20 年做的所有设施搬到云上去。

 

冯亮(滔博科技 CTO):聊聊滔博科技对数字化的理解。滔博科技四年前将 IT 建设叫做信息化建设,不叫数字化建设。与传统企业一样,大家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从历史系统转到 ERP,转到各个系统上。之前管理层都认为我们是在做信息化的转化,但近四年,我们发现了数据的价值和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数字化包括私有云对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大。

 

技术层面上,我们的容器化改造等都要借助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去做,滔博科技在私有云方面与贝斯平合作,运维成本有所降低,在各种系统的快速应用和部署方面,以及在技术和咨询这一块,贝斯平对业务响应比较及时,进而效率也比较高。

 

另外,希望数字化建设能够为前端的营销部门、市场部门以及职能部门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资产,通过数字化、数据资产化、智能化去提高经营效率和运作效率,同时降低运维成本,最终实现整个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


此外,数字化可以帮助企业探索销售渠道的变化,同时在商业模式的快速探索方面,数字化会起到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疫情期间我们集团也经历了深刻的线上数字化精准营销、私域营销的探索。当时技术部门响应业务部门的需求,快速做出一个产品,但是当时是断崖式的销售,私域营销的销售探索反而给了老板曙光。但随着疫情慢慢平稳,这一块比例在下降,老板重新评估是否需要更多外部资源去协助我们。


冯亮海报.jpeg


王岩(泉峰集团副总裁 & CIO):我站在做了几任 CIO 的角度回顾一下,过往几年数字化带来的变化。我一直在思考,如果谈推进数字化,首先要有数字战略。


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与我们以前做 IT 战略的区别是什么?后来我有这样一个理解:IT 战略最核心的价值是帮助业务实现价值。数字战略其实是让已经存在的业务战略,从数字世界的视角做一个更新或修正。


反过来,数字战略的实现和制定不是 CIO 作为先锋去立的,而应该是我和所有董事会的高管成员坐在一起,启发他们把市场的战略、销售的战略、产品研发的战略,包括生产制造等已存在的战略,重新套一个数字化的视角,戴一个新的眼镜去看待。


所以,两年前给不同领域,包括 HR、CFO 等每一个 VP 主管留的作业是,修正他们的日常战略,放在一起看是不是有数字化的基因和元素在里面。

 

最后的结果于我也是很大的帮助,当然 IT 也是从数字化视角重新审视。不管怎么样,今天每一个分板块的领导都在实践数字化,它已经不是我一个人在谈了。


这无形中减轻了作为先锋者的压力,我的角色变成黏合剂,变成整个集团分布式技术框架的资源编排者——掌握大家最后的技术框架全局,需要将数字化的基因真正融入到日常业务的战略里。

 

第一,各个行业做数字化转型都有自身的行业特点,没有办法做突破。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零售业、快消行业不太一样,因为制造业有相对稳定的基因在里面。

 

第二,以前在国内市场做数字化营销,给人的冲击很大,能看到数字化项目能落地的亮点很多,本土企业上云会更容易。我们企业 90% 的产品在欧美市场销售,如果我们想做营销数字化,必须通过 Facebook 这类国外的平台。


由此看来,可以这样说:要想做数字化转型,还是要把 IT 核心能力搭建好,支持业务部门数字化转型的时候,IT 不拖后腿。这是 CIO 角色的调整,以及我看到的传统制造型企业做数字化转型需要稳步前进的一个小的体会。


王岩海报.jpeg


周秋野(互联网行业资深顾问):刚才我也听到了李总介绍了贝斯平连续四年上榜 Gartner 云 MSP 魔力象限,你们拿了 C 轮 5 亿融资。在四年的发展过程当中,贝斯平是如何为企业客户提供数字化的管理和策略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带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李云(贝斯平 CEO & 联合创始人):我们做的事情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就像一个 IT 服务集成商,我前面提到了一个生在云上的概念,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很多软件包括我们的服务方式,其实它是用软件去定义的。


2018 年,我们帮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品牌在国内上公有云,十几个人参与,从架构设计到云改造到交付。其中,前端 40% 的时间用于调查,了解客户 IT 设施的情况,包括机房、网络、资产等。2020 年,面对类似的项目,贝斯平不再需要员工在客户处落地服务,整体投入量比 2018 年下降了四倍左右。

 

谈到数字化转型,其实,“数字化”和“转型”是两件事。很多人以为上云就是数字化转型,其实不然。2019 年,有人问为什么要上云,上云能帮助解决什么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云化之后,数据可以统一存储。一个公司的物流、ERP 等数据都需要整合。云化是第一步,之后才能谈 AI 场景。


LZXM0071.JPG

贝斯平 CEO & 联合创始人 李云


02 未来 5~10 年数字化转型能带来的变化


周秋野(互联网行业资深顾问):很多人玩德州扑克,都知道“All in”其实就是一个心态。我们畅想一下,未来五年或十年,中长期数字化转型升级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实质的变化?包括效益等。

 

前两天有文章说效益就是竞争力,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不同的看法或想法?对于未来的企业发展,从 CIO、CTO 的角色,对企业和行业的数字化的发展有哪些想法和期待?

 

王岩(泉峰集团副总裁 & CIO):如果站在 CIO 的视角看未来,今天百亿、十亿市值的公司,过往的 20 年、30 年,其重心都在 ERP。管理由流程驱动是最核心的思想,ERP 最擅长的是流程化,但是未来数字化不是不存在,它还会存在,管理最核心的变化是从流程驱动的管理变为数据驱动的管理。


管理核心变化.jpg


中国很多 CFO 包括财务团队,做的事情很多是生成数据、调数据、改系统、改原始数据,包括报销等等。它的角色是用数据调整业务策略,所以一定有很多数据价值要挖掘出来。

 

IT 在这方面也要抓住核心,我们最大的价值是让企业各个业务部门能看到合理的数据,把数据分析调整应用到相应的策略里。如果这一点清楚,那么 IT 部门其他看不见的隐型工作就不应该花 80% 的精力,而应该如生态一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前几年,我们海外有一套系统必须要上海外的公有云,需要全球协同,而且是很重的协同,我首先想到这事做不了。当贝斯平帮我们做每周报告、每月复盘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部分技术的平稳,也不需要花太大的精力。

 

不只是公有云,未来还有私有云和本地的数据中心,这种混合状态将持续很长时间,都需要专业的人去做。我们最核心的价值是帮助业务实现各种奇思妙想,IT 团队要更了解业务,配合业务做数字化项目,开展业财一体化的数字化业务等,这些可能是 IT 部门更显性的价值。

 

李云(贝斯平 CEO & 联合创始人):第一点,未来五年,中国企业的数字化本身会独立地发生。

 

第二点,很多企业在某种意义上会去探索数字化道路。在很多海外案例里面可以看到,比如,高盛三年前已经在纽约用 AI 方式来做投行,这也是场景之一。

 

在很多层面上,中国的数字化比海外更加先进,但是在企业方面稍微比海外慢一点,政府比企业更快。从宏观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数字化会带来很多改变。

 

冯亮(滔博科技 CTO):从 To B 和 To C 两个角度看,若干年后企业的数字化会呈现三点:

 

第一,流程化绩效。无论是业务流程还是中间流程、部门流程,包括绩效流程的绩效。

 

第二,自动化,AI 的应用。如何在各个业务流程环节中植入 AI?让 AI 技术在企业里面尽可能地去降低人员的成本。

 

第三,数据分析本质要做到数据驱动。前面几位嘉宾讲的最终数据价值,基于大数据、云产生的大数据价值,不能像几年前那样财务看报表,最终要反向植入,驱动到业务系统,驱动到每一个日常工作的环节中,数字化、驱动化才是企业数字化改造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三点数字化.jpg


王伟(佳都科技 CIO):两年前我给公司做未来数字化报告,当时提了一个口号:让办公数字化,让管理数据化,让数据全面化。可能不一定对,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提这个口号。

 

在座的有 CFO、CMO 等,我们虽然建了很多系统,但是不排除还有很多操作是目前的系统不能解决的,或者说,一些新的平台应用还没推广,比如移动平台。

 

我们当时想,如何让现有的、低效的、还不在系统上的高效操作,利用新的工具来实现,那应该是“办公数字化”

 

“让管理数字化”是什么意思?以前管理需要报表提供数据支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系统各种数据不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去体现这种支撑,我们当时的目标是,只要录入系统里的数据都可以拿来分析,都可以为我们的经营管理提供支撑。

 

最后,让数据全面化,其实是对第二点的补充。正是因为数据不全面,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导致很多报表、智能分析的 BI 工具成了鸡肋。

 

看一组信息不完整的数据,不如不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前面的两点,实现办公的数字化,把所有数据搬上系统,把数据系统规范化,录入规范化,希望数据能真正发挥价值。

 

周秋野(互联网行业资深顾问):四位大咖有多年的从业经验,经历了从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化。我们在过往 20 年中,也都感受到了一些不便的工作方式和流程,现在把这些内容变成产品、变成标准化流程,让工作整体上变得更加便捷、快速。

 

特别感谢他们把企业走过的弯路、遇到的坑分享给大家,让我们整个行业生态变得更加良性。今天这个主题是“数智方舟”,也希望通过几位的努力,包括全场在座的所有朋友们的协助,让我们这个“方舟”能走得更远一些。


周秋野海报.jpeg

    本文作者:牛透社 责任编辑:张珊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牛透社
    牛透社
    媒体认证
    lv Created with Sketch.
  • 1161篇

    文章总数

    1103.41万

    文章总浏览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