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故意”缺席?2020微信公开课划重点了!

    2020-01-10 牛透社 lv Created with Sketch.
2020年1月9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在广州如约而至。在这场主题为“未完成 Always beta”的微信公开课,很多人因张小龙而来,然而“龙哥”却欣然缺席。


他还说他是“故意”的。
 
开场视频中,张小龙说,自己的故意缺席是源于对团队的信任,“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深入的思考者,所以去年,我就在想,我不一定每年都来公开课讲。今年,我更乐意把时间让给我的同事们,让他们来给大家带来我们团队的思考。”
 
在这场公开课上,企业微信再次亮相,针对刚刚发布的3.0版本做了进一步的解读。
 
人是企业的最小组成单位,企业微信的故事源于微信的萌芽、开花。


01 信息互联的奥妙


地铁上、公交上、等红绿灯的小汽车上,数不清的人在低头”刷“着手机里的消息。可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每天有数亿人花这么多时间,花在手机里面浏览各种信息。

 

微信就是人们花时间最多的应用之一。张小龙说“我也经常会思考,微信作为一个基础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或者说平台,我们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引起信息洪流的流向的变化。”

 

基因编辑是一种非自然的选择。因为人类强行的改变了自然进化的进展。类似的,技术的进步同样改变了自然的选择。

       1.jpg     

从前一个人的世界,他的大小,是由他的脚的行走半径来决定的,现在一个人的世界的大小,是由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宽广度来决定的。信息的宽广度和质量,一直是微信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正在飞速发展,使得人人都要随时在线,并且面临海量的信息。但是,人们真的能驾驭这种信息互联吗?又或者,技术在引导甚至控制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此,张小龙结合微信带来了7个思考。

 
1. 隐私的出让
 
从历史来看,科技越发达,个人隐私会越少。人们在获取便利性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把自己的隐私范围缩小。
 
比如精准广告和用户隐私其实是有矛盾的。平台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什么该用,什么不该用,才是他们一直思考并且应该重视的问题
 
2. 信息获取的被动
 

“你所看见的,或者说,你所阅读的,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互联网让信息唾手可得。可是,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2.jpg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愿意主动去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被动获取。张小龙不止一次地说过“推送改变世界,因为用户更懒了”。微信,也是基于推送。


那么,推送什么信息,决定了用户会看什么信息,决定了他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3. 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如今,社会关系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微信好友、群、朋友圈的互动里。比如,“失联”许久的中学、大学同学,因群而活跃起来。

 

过去,学术上有个词,叫邓巴数,是说一个人最多有150个好友。但在微信里,显然它被打破了。人们对于好友的维系能力,和移动互联网之前的年代相比,突然增大了很多。

 

过去,微信限定一个人最多5000个好友,而现在有将近一百万人已经接近5000好友。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友,但也促使其扩大好友数目了。

 

附近的人上线时,张小龙一直都怀揣着不安,因为从前人们与附近的人的界限将被打破,“我不知道它是好是坏。”

 

这种思考,其实会一直贯穿在微信的进化里面。就像微信扩大5000好友这个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对于它带来的影响,微信团队诚惶诚恐,只能反复思考。

 

4. 信息传播的快速

 

一方面,是信息比之前更快速地传播,可能一个瞬间,一个事件就可以迅速在很多个群里面,迅速的几何级数的传播。

 

另一方面,有一句话叫“谣言传千里”,耸人听闻的内容,可能能获得更大的传播机会。这是人性使然。

 

可能很难用技术手段作为一个判定内容的质量的标准,但作为信息传递的平台,微信也有很多办法,譬如说用更多的参与者和强大的机制,来帮助平台作出仲裁,就像对待原创和抄袭的做法相类似

 

5. 信息选择的困难

 

看似人人面对海量信息可以自由选择哪一些看、哪一些不看,但事实上,没有人会有时间去一一筛选,导致看到的总是局部。

 

包括公众号,看似可以随便关注,但用户的选择是有限空间的。比如在看一看里实验了社交推荐,它是一种通过好友之间的互相推荐来扩大人的选择范围。

 

6. 信息的多样性

 

虽然头部大号会有最大的浏览量,但是在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希望长尾的小号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之前公众号一个忽略了的部分。

 

7. 搜索的困难

 

与 web 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各个 app 更加割裂,信息难以打通、搜索。微信做小程序,就有一个梦想,便是希望搜索能进入到每一个小程序的内部,这样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撑起各种长尾的搜索需求。

       3.jpg


当然,小程序仍是其一直在改进的领域。只有小程序足够繁荣,才能支撑起搜索的内容的丰富度。


这是对个人用户的福音,也是对企业的赋能。


对于接下来的微信的规划,张小龙也有小小的透露:发力微信短内容,人人皆可创造。并且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里,对红包进行新的创造。


02 企业微信一直在路上


企业微信可没有缺席这次的微信公开课。作为腾讯的 To B 窗口,它在2019年12月结束它的年度发布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这场公开课的内容了。

 

客户联系、客户群、客户朋友圈三大与微信互通能力内测;


服务超过了250万家真实企业,活跃用户突破6000万,并渗透了超过50个行业;


已经有21,000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企业微信生态,超过470万个系统被接入......

 

2019年,企业微信不断强化腾讯在 To B 端的能力辐射。

 

企业微信合作运营总经理李致峰说,“我们这套服务工具的设计,导向,都是为了让企业能把好的服务送到用户身边,是做‘人’的服务。这是企业微信连接微信的价值,我们要让有温度的专业服务,走近11亿微信用户。”


        4.jpg       


做有温度的产品,企业微信立足于用户,打造一款好用的协同办公软件。
 
企业微信推出了 3.0 版本,对内让信息流转高效,升级效率工具套装;对外连接 11 亿微信用户,释放客户联系、客户群、客户朋友圈三大与微信互通能力内测。
 
企业微信还与微信互通升级,解决了两大问题:一个是“获客”的信任问题,另一个则是在存量时代,帮助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获客成本不断攀升,规模化拉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通过高效服务,提升企业已有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和复购率,把企业的触角延伸到外部,让服务走近11亿微信用户。
 
据了解,在企业成员使用企业微信添加客户微信后,客户可以清晰地看到导购的企业信息、实名认证等。企业成员还可以为不同的客户打上标签,以便在进一步的服务时更有针对性。在解决完“获客”的信任问题,对客户资源进一步沉淀后,精细化运营成了企业的重点。
 
在 3.0 版本中,企业微信外部群聊人数升级至100人,企业成员可以基于客户标签运营客户资源,把客户拉进外部群聊,并提供多对一或一对多的伴随式服务。
 
落到具体的场景中,当客户购买完母婴产品后添加店员为好友,店员把新手妈妈拉进外部群聊,可以发送一些育儿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是和群聊成员一起讨论“育儿经”,通过群聊精细化地运营客户资源。
 
OPPO 让3000多家门店的10000名导购通过企业微信添加客户微信,在群聊中发送如手机隐藏功能、新品发布或是购物节优惠活动等信息,营业额提升了8%。
 
天虹在使用企业微信后,通过群聊等方式向客户发送优惠券,使销售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闭店销售占比达到了16%,优惠券核销实现了近乎 9 倍的增长,并且累计沉淀了400万客户,引流超过10亿的销售额。
 
此外,企业微信还开放了客户朋友圈的内测,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定制化服务与更有温度的互动,规避了以往的广告式轰炸。
 
据了解,企业成员可以发布专业的内容到客户朋友圈,更可与客户评论互动,就像客户的一位“专业的朋友”一样。
 
举个例子,手机导购可以在朋友圈发布新品上市或促销活动信息,客户可在评论区询问预约信息。企业微信朋友圈帮助企业在不打扰用户的前提下,通过“二次触达”在线上形成了销售的闭环——添加好友、朋友圈发布优惠信息、给客户发送优惠券、客户在小程序选购商品并在线支付……一笔新的订单就完成了,双方保持着长期稳定、恰到好处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与合作伙伴一同构建开放的生态,企业微信还为合作伙伴开放了 3 项包括连接微信支持小程序和支持企业支付的独有能力,涵盖通讯、存储、安全等基础能力的 13 类 390 个接口,并提供 8 项支持。
 
基于这些,企业微信还与合作伙伴探索出“标准应用模式”、“行业方案模式”、“智慧硬件模式”、“区域服务模式”、“产品销售模式”5种合作模式。
 
企业微信团队表示,欢迎优秀的服务商成为企业微信的合作伙伴,基于企业微信连接微信的能力做一些开发,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对消费者的连接,实现更好的服务。


03 小结


微信团队发展至今,面临的问题已经从”怎么做“到了”做什么“。
 
早期,问题仅仅聚焦于每一项功能,思考如何做才是完美的。现在的重心是思考,什么才是微信应该去尝试的,以及如何组织起来做。
 
如果说早期考验的是产品能力,那么现在考验的则是组织能力。
 
如今,个人微信与企业微信的“互通”,围绕这11亿的微信用户聚集,很多 ISV 目光也聚焦于此,企业微信的团队对此表示:“开放的道路没有终点。”这将意味着企业微信将持续升级,进一步提高与微信的互通能力,让有温度的服务,走进11亿微信用户。


    本文作者:牛透社 本文来源:牛透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 牛透社
    牛透社
    媒体认证
    lv Created with Sketch.
  • 1161篇

    文章总数

    1102.98万

    文章总浏览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