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碎片」学习与「碎片化」学习是两回事
-
2017-08-30
王宝明
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已发布了192期,《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已发布了48期……这两者我都紧追学习,并且每一期我都会重复学习好几遍,有的达到近10次的重复。为什么?
朋友当中,有不少人会说,这种碎片的学习无用,要学习还得看书,还得按传统的方式接受培训。更有甚者,会认为这种学习是假学习,对能力的提高是无用的。为什么?
3月份,一直在为优化升级已有的产品还是按新的想法去创造新产品而决择不定的时候,学习了《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关于成本的一期知识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从商业的角度应该领导团队先升级已有的产品。为什么?
连问三个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知识经济的时代,时间被充分的碎片化,随时随地获取的是碎片的知识与信息,只有深刻理解「碎片」与「碎片化」才能把新时代的技术与信息当工具为我所用。
方案一:去商学院学习,不菲的学费,固定时间的全天性投入? 方案二:买一堆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书籍,一点点的啃?当然,这两个方案也许还是是不错的方案,但在今天,我有了第三种选择:充分应用自己碎片时间来学习专业人士碎片化提供的系统知识与经验。
-
本文作者:王宝明
本文来源:牛透社
-
分享到:
声明:本文由入驻牛透社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牛透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